•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

  • 沙参(7)

    沙参_泡参_白参_知母_羊乳_虎须_南沙参_泡沙参_羊婆奶_铃儿草
  • 沙参:别名泡参_白参_知母_羊乳_虎须_南沙参_泡沙参_羊婆奶_铃儿草,为菊目、桔梗科、沙参属、菊目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野生于海拔600-3200m山坡、草丛、岩缝。根可入药,味甘、微苦,性微寒,归肺、胃经,养阴清热、润肺化痰、益胃生津,主治阴虚久咳、痨嗽痰血、燥咳痰少、虚热喉痹、津伤口渴。。

    根煮去苦味后,可食用,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材料,也可制作饮片泡水饮用,或泡酒。饮片皱缩、质轻、无臭、味微甘,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,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,有多数不规则裂隙,呈花纹状,周边淡棕黄色。

  • 颜色分类:黄色_绿色
    作物分类:药材
    味道分类:淡苦
    形状分类:异形
    光照需求:中光
    开花季节:秋季
    培育难度:中等
    适宜温度:22℃±6℃
    酸碱范围:6.4±.6(PH)

  • 沙参作物特征 >

    多年生草本植物,有白色乳汁。根胡萝卜状,株高40-80cm,不分枝,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,少无毛的。基生叶心形,大而具长柄。茎生叶无柄,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,叶片椭圆形,狭卵形,基部楔形,少近于圆钝的,顶端急尖或短渐尖,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,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,或近于无毛。蜜沙参形如沙参片,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,偶见焦斑,味甜。

  • 沙参种植方法 >

    喜温暖、凉爽,耐寒,虽耐干旱,但在生长期中需要适量水分,幼苗时期,干旱往往引起死苗。以土层深厚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。炮制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和芦头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蜜沙参: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,加入沙参片中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黄橙色,不粘手为度。取出放凉。每南沙参片100kg用炼蜜25kg。

  • 沙参繁殖方式 >

    多采用种子繁殖。分春播与冬播,北方春播4月,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。整地施足基肥。整地后,作畦宽1m,按行距40cm开浅沟,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覆土1-1.5cm,稍镇压,浇水,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春播种子约两星期后出苗。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。

  • 沙参开花形态 >

    花期8-10月。花序常不分枝,成假总状花序,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,极少具长分枝而为圆锥花序的。花梗极短。花萼常被短柔毛或粒状毛。花冠宽钟状,蓝色或紫色,外面无毛或有硬毛,特别是在脉上。花盘短筒状,无毛。花柱常略长于花冠,少较短的。蒴果椭圆状球形,极少为椭圆状。种子棕黄色,稍扁,有一条棱。

  • 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添加原文链接:
    https://sbike.cn/z/shashen/


    • 其它相关主题

    • 苘麻


      在我国已有2600余年的人工栽培历史,是古时的衣着原料。但由于其纤维品质不及苎麻和大麻,后逐渐变为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。茎皮纤维色白,具光泽,可编织麻袋、搓绳索、编麻鞋等纺织材料。

    • 党参


      其根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中药材,也是常见的泡酒材料,因以前多产于山西上党地区而得名。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益肺之功效。有增强免疫力、扩张血管、降压、改善微循环、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。

    • 龙胆草


      多年生草本植物,我国常见的传统中药材料。其根茎可入药,味苦,性寒,归肝、胆经。可清热燥湿、泻肝胆火。此外,它的蓝色小花,如同一个个朝天的小喇叭,小巧而可爱,观赏性也很强。

    • 艾纳香


      我国传统的中药原材料之一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,最早始于唐代,是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,新鲜茎叶经提取加工,可制成艾片。全草入药,可发汗祛痰,治疗食伤、霍乱、中暑、胸腹疼痛等。

    • 苍耳


      最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,人们在野外最讨厌的植物之一,也是最容易扎破自行车胎的植物。种子可榨油,与桐油的性质相仿,可掺和桐油制油漆,也可作油墨、肥皂、油毡的原料,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,果实可供药用。

    • 白术


      重要的常用大宗中药材,药用加之极高,除医疗配方用药外,还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。对治疗肝硬化腹水、原发性肝癌、美尼尔氏综合症、慢性腰痛、急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