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参:别名泡参_白参_知母_羊乳_虎须_南沙参_泡沙参_羊婆奶_铃儿草,为菊目、桔梗科、沙参属、菊目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野生于海拔600-3200m山坡、草丛、岩缝。根可入药,味甘、微苦,性微寒,归肺、胃经,养阴清热、润肺化痰、益胃生津,主治阴虚久咳、痨嗽痰血、燥咳痰少、虚热喉痹、津伤口渴。。
根煮去苦味后,可食用,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材料,也可制作饮片泡水饮用,或泡酒。饮片皱缩、质轻、无臭、味微甘,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,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,有多数不规则裂隙,呈花纹状,周边淡棕黄色。
多年生草本植物,有白色乳汁。根胡萝卜状,株高40-80cm,不分枝,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,少无毛的。基生叶心形,大而具长柄。茎生叶无柄,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,叶片椭圆形,狭卵形,基部楔形,少近于圆钝的,顶端急尖或短渐尖,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,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,或近于无毛。蜜沙参形如沙参片,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,偶见焦斑,味甜。
喜温暖、凉爽,耐寒,虽耐干旱,但在生长期中需要适量水分,幼苗时期,干旱往往引起死苗。以土层深厚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。炮制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和芦头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蜜沙参: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,加入沙参片中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黄橙色,不粘手为度。取出放凉。每南沙参片100kg用炼蜜25kg。
多采用种子繁殖。分春播与冬播,北方春播4月,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。整地施足基肥。整地后,作畦宽1m,按行距40cm开浅沟,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覆土1-1.5cm,稍镇压,浇水,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春播种子约两星期后出苗。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。
花期8-10月。花序常不分枝,成假总状花序,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,极少具长分枝而为圆锥花序的。花梗极短。花萼常被短柔毛或粒状毛。花冠宽钟状,蓝色或紫色,外面无毛或有硬毛,特别是在脉上。花盘短筒状,无毛。花柱常略长于花冠,少较短的。蒴果椭圆状球形,极少为椭圆状。种子棕黄色,稍扁,有一条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