匙叶甘松:别名甘松_香松_甘松香_甘香松,为川续断目、败酱科、甘松属、其他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(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)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。野生于海拔2600-5000m的高山灌丛、草地。1830年命名。根茎及根切段入药,味辛、甘,性温,归脾、胃经。。
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。气特异,味苦而辛,有清凉感,是著名的香料植物,也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。有行气止痛,开郁醒脾之功效,用于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,不思饮食及胃脘疼痛等证。
多年生草本,株高5-50cm。根状茎木质、粗短,直立或斜升,下面有粗长主根,有烈香。叶丛生,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,主脉平行三出,无毛或微被毛,全缘,顶端钝渐尖,基部渐窄而为叶柄,叶柄与叶片近等长。花茎旁出,茎生叶1-2对,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,基部下延成叶柄,上部的倒披针形至披针形,有时具疏齿,无柄。
苗床地选择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沙壤或腐殖质多的土地为宜。大田移栽地选择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。养分水平中等以上,pH值在5-7之间。移栽前要将地面整平,并且依据地势,修好排水沟。移栽后第1年除草1-3次,第2年除草1-2次,保证田间无杂草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和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种子繁殖。播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晒1-2天。播种时间味早春解冻到4月底前。播种期越早越好,早播出苗整齐,幼苗生长健壮。采用条播的方法。行距15-20cm,沟深3cm,然后将种子拌细沙或细土,均匀撒入沟里,覆盖厚0.5-1cm的细土,然后填压。
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花序为聚伞性头状,顶生。花序基部有4-6片披针形总苞,小苞片2,较小。花萼5齿裂,果时常增大。花冠紫红色、钟形,基部略偏突,裂片5,宽卵形至长圆形,花冠筒外面多少被毛,里面有白毛。雄蕊4,与花冠裂片近等长,花丝具毛。子房下位,花柱与雄蕊近等长,柱头头状。瘦果倒卵形,被毛或无毛。宿萼不等5裂,裂片三角形至卵形,顶端渐尖,稀为突尖,具明显的网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