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甜象草:别名马鹿草_紫狼尾草,为禾本目、禾本科、狼尾草属、禾本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台湾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引种,有望成为新的青饲料牧草,是热带、亚热带地区优良青饲料牧草品种,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意义。适应性广、抗寒性强、再生性强、产草量高,一年可刈割5-6次。
作为新兴的牧草植物,它蛋白质、氨基酸含量高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且柔软多汁,具有甜味,无毛刺,家畜喜食,利用率高,是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。此外它还是保持水土、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植物。
多年丛生高秆草本植物,株高可达4m。须根发达,株形较紧凑。茎粗1-3cm,茎秆直立,丛生,茎幼嫩时被白色蜡粉,老时被一层黑色覆盖物,基部各节有气根发生。每株茎秆有25-30节,每节有芽和一张叶片。叶长条形,叶鞘长于节间,包茎,叶面与叶鞘光滑无毛,叶色浓绿。
喜温暖湿润气候,夏季为旺季,14℃以上开始生长,,适温25-30℃,低于8℃生长明显受到抑制,如低于0℃时间稍长,会被冻死。适应性广,各种土壤上均可生长。有强大的根系,抗倒伏,既抗旱、耐酸、不耐涝,抗病虫性强。对速效肥料反应十分敏感,尤其是氮肥,在高水肥条件下生长快,产草量高。
由于不能形成花粉,或者雌蕊发育不良,因而一般不结实,采用无性繁殖。
从茎秆顶端抽穗,圆锥花序密生成穗状,穗长20-30cm,嫩时浅绿色,成熟时为褐色。小穗披针形,3-4枚簇生成束,每簇下围以刚毛组成总苞。每个小穗具小花2朵,雄蕊3枚,花药浅绿色,柱头外露,浅黄色。颖片退化成芒状,尖端略为紫红色,11月中旬抽穗开花,颖果纺锤形,浅黄色,具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