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薷:别名香茹_香草,为唇形目、唇形科、香薷属、唇形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(除新疆、青海外,全国各地均有分布)、俄罗斯、蒙古、朝鲜、日本、印度,欧洲及北美也有引种栽培。野生于海拔3600m以下的路旁、山坡、荒地、林内、河岸。1941年命名。
全草入药,是我国传统药材,治急性肠胃炎、腹痛吐泻、夏秋阳暑、头痛发热、恶寒无汗、霍乱、水肿、鼻衄、口臭等症。嫩叶可喂猪。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,钝四稜形,具槽,无毛或被疏柔毛,常呈麦秆黄色,老时变紫褐色。
草本植物,株高30-50cm。茎直立,具密集的须根。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疏被小硬毛,下面淡绿色,主沿脉上疏被小硬毛,余部散布松脂状腺点,侧脉约6-7对,与中肋两面稍明显。叶柄背平腹凸,边缘具狭翅,疏被小硬毛。
喜温旺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,地上部分不耐寒。移栽时,根部生长完全的易成活,随拔随栽即可。苗排好,覆土,浇水,1-2天后松土保墒。天气干旱2-3天浇1次水,以后减少浇水,促使其根部生长。生长期较短,故以施氮肥为主。在苗高30cm时进行追肥,于行间开沟施入腐熟的农家肥,然后覆土,用量为1500千克/亩。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。播种后,若天旱不下雨,要及时浇透水。在雨季时应注意排水防涝,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。
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。采用直播,种苗生长快,采收早,产量高。一般多采用此法播种。苗床选择光照充足且温暖的地方,施以农家肥,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。4月上旬在畦内浇透水后播种,种子上覆浅土3cm左右,保持床面湿润,7天左右即可出苗。待小苗出齐后进行间苗,使苗床上种苗不致过密,待苗高长到3-4cm,长出4对叶子时,选在阴天或傍晚,栽在田地里,栽植的前一天,育苗地浇透水。
花期7-10月,果期10-1月。穗状花序,由多花的轮伞花序组成。苞片宽卵圆形或扁圆形,先端具芒状突尖,多半退色,外面近无毛,疏布松脂状腺点,内面无毛,边缘具缘毛。花萼钟形,外面被疏柔毛,疏生腺点,内面无毛,三角形,前2齿较长,先端具针状尖头,边缘具缘毛。花冠淡紫色,外面被柔毛,上部夹生有稀疏腺点,喉部被疏柔毛。小坚果长圆形,棕黄色,光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