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茅:别名地棕_独茅_山党参_仙茅参_海南参_茅爪子_婆罗门参,为天门冬目、石蒜科、仙茅属、天门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东南各国。我国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南部、云南、贵州。野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中、草地或荒坡上。
药用植物,可制作酒仙茅,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,润透后,置锅内微炒至干,取出,晾干。可温肾阳壮、祛除寒湿、行血消肿、益精血、强筋骨。主阳萎精冷、小便失禁、脘腹冷痛、腰膝酸痛、筋骨软弱、下肢拘挛、更年期综合征。
根状茎近圆柱状,粗厚,直生。叶线形、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大小变化甚大,顶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,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。雪上一支蒿与仙茅很相似,此外观很难鉴别真伪。主要以口尝以麻舌感来判断,雪上一支蒿有持久的麻舌感。没有经验的请勿轻易口尝,要当心剧毒,及时漱口。雪上一支蒿伪充仙茅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,中药采购人员、调剂人员、药界同仁应提高警惕。
宜选低山坡或平地,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。不宜在低洼地栽种。
用种子和根茎繁殖。9-10月,选当年已开花的母株,刨开四周泥土,从叶鞘内采下果实,搓出种子,洗净后,混在稍湿润的细沙里贮藏备用。3-4月育苗,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,用细土覆盖,厚约1cm。幼苗出土后,及时除草、排水,定期追肥。培育2年后,在春季未出苗前按行株距25×20cm开穴栽种,每穴栽苗3-4株。根茎繁殖把根茎切成2cm长的小段,在苗床栽插时不宜倒植。培育1-2年即可移栽。
花果期4-9月。花茎甚短,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,亦被毛。苞片披针形,具缘毛。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,通常具4-6朵花。花黄色,花被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外轮的背面有时散生长柔毛。雄蕊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/2,柱头3裂,分裂部分较花柱为长。子房狭长,顶端具长喙,被疏毛。浆果近纺锤状,顶端有长喙。种子表面具纵凸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