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参:别名当陆_元参_黑参_重台_鬼藏_正马_鹿肠_玄台_浙玄参_山萝卜,为唇形目、玄参科、玄参属、唇形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,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。野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竹林、溪旁、丛林及高草丛中。1890年命名。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玄参根中含微量挥发油、植物甾醇、油酸、亚麻酸、硬脂酸、糖类、左旋天门冬酰胺及生物碱。药理实验表明有降压、抗菌、降血糖及解热作用。
我国特有植物,因根部略似人参而得名。干燥根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,味甘、苦、咸,性微寒。有凉血滋阴、泻火解毒之效。用于热病伤阴、舌绛烦渴、温毒发斑、骨蒸劳嗽、目赤、咽痛、瘰疬、白喉等症。花语:争斗心,9月19日生日花。
高大草本植物,株高可达1m以上。支根数条,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,粗可达3cm以上。茎四棱形,有浅槽,无翅或有极狭的翅,无毛或多少有白色卷毛,常分枝。叶在茎下部多对生而具柄,上部的有时互生而柄极短,叶片多变化,多为卵形,有时上部的为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基部楔形、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具细锯齿,稀为不规则的细重锯齿。
喜温、喜湿,在年均14-17℃地区生长良好。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,但以疏松、含腐殖质较多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佳。秋季种植,地上部生长时间为3-11月,220-240天。芽头繁殖栽种后,于翌年春3月中旬开始萌芽,5月初可全面封行,6月底开始抽薹开花,10月底逐渐进入枯萎阶段。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可研分为4个阶段:萌芽期、生长期、块根膨大期、停滞期。10月后气温逐渐下降,植株生长速度缓慢,直至11月地上部枯萎。
子芽、播种、分株、扦插。主要以子芽繁殖为主,用种子繁殖率低。子芽繁殖根据地区和气候的不同分为冬种和春种。栽培前先挑选无病、粗壮、洁白的子芽留种,按行距40-50cm、株距35-40cm开穴,穴深8-10cm,每穴1个芽头,芽朝上。冬种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栽种,春种与2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种。
花期6-10月,果期9-11月。花序为疏散的大圆锥花序,由顶生和腋生的聚伞圆锥花序合成,长可达50cm,但在较小的植株中,仅有顶生聚伞圆锥花序。花褐紫色,裂片圆形,边缘稍膜质。花冠筒多少球形,上唇长于下唇约2.5mm,裂片圆形,相邻边缘相互重叠,下唇裂片多少卵形,中裂片稍短。雄蕊稍短于下唇,花丝肥厚,退化雄蕊大而近于圆形。花柱长约3mm,稍长于子房。蒴果卵圆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