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杏果:别名银杏_白果_佛指_公孙树_鸭掌树_洞庭皇_小佛手_鸭尾银杏_卵果佛手_圆底佛手,为银杏目、银杏科、银杏属、其他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特有植物,中生代遗存的珍稀树种,有植物“活化石”之称。目前全球各地庭园均有引种栽培。与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,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。仅浙江天目山海拔500-1000m地区有野生,常与柳杉、榧树、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。它是成都市树,躯干挺拔、树形优美、叶色嫩绿、秋季艳黄、寿龄绵长,可达数千年。以苍劲的体魄,独特的性格,清奇的风骨,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,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。。
叶子和种子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,叶中除了含有活性成分外,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,尤其是蛋白质、糖、维C、E、胡萝卜素、花青素等含量丰富,对大脑、心血管、肝脏有益。但要注意,种子多食易中毒。
落叶大乔木,株高可达40m,胸径可达4m。幼树树皮浅纵裂,大树之皮呈灰褐色,深纵裂,粗糙。叶片扇形,有长柄,无毛,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,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,在长枝上常2裂,基部宽楔形。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,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。银杏果成熟于9月份前后,成熟后种子呈金黄色,类似金橘外形,表面上有白色小点分布。变种有:黄叶银杏、塔状银杏、裂银杏、垂枝银杏、斑叶银杏。可作庭园树及行道树,也是培育盆景的好材料。
喜光树种,深根性,对气候、土壤的适应性较宽,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、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,但生长缓慢或不良。喜酸性pH5-5.5,排水良好的黄壤土。土层深厚、肥沃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、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。
栽培区常用实生苗、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,可提前在8-10年生时开花结实,实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开始结种子。
花期3-4月,种期9-10月。球花雌雄异株,单性,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,呈簇生状。雄球花葇荑花序状,下垂,雄蕊排列疏松,具短梗。雌球花具长梗,梗端常分两叉。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。种子具长梗,下垂,常为椭圆形、长倒卵形、卵圆形或近圆球形。外种皮肉质,被白粉,熟时黄色或橙黄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