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粒咖啡:别名中果咖啡_罗布斯塔种,为龙胆目、茜草科、咖啡属、龙胆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非洲赤道附近海拔200-300m地区。我国广东、海南、云南等地有引种。1897年命名。因本种常自花不孕,因此自然条件下,变异性很大,性状不稳定。有人将它分为7个变种,亦有分为9个或11个变种。含咖啡因浓度高,约为2-4%,但入口有酸、涩味,主要在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乌干达等一些热带国家种植,大部分作为即溶咖啡之用。比大粒咖啡耐寒,但根系浅而不耐旱,枝条脆弱,不耐强风,但抗病虫害力强,结果期早。
其果具香气,是著名的三大饮料之一咖啡的重要原料之一,其果实咖啡因含量,相较大粒和小粒咖啡要高,但香味稍淡稍逊,是世界咖啡生产中的第2大品种,占世界咖啡产量的20%左右。此外,其株形、花朵、果实均非常美丽,很适用于公园或庭院栽培观赏。
小乔木或灌木,株高4-8m。侧枝长下垂,基部平滑,表皮灰白色,嫩枝无毛,压扁形。叶厚纸质,椭圆形,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,顶端急尖,基部楔形,有时稍钝,全缘或呈浅波形,两面无毛,下面脉腋内无小窝孔或具无丛毛的窝孔。侧脉每边10-12条,略开展,小脉网状,明显。叶柄粗壮,托叶三角形,初时基部合生,顶端锐尖,生于老枝上的阔三角形。
喜温暖、湿润及蔽阴的环境,不耐强光,不耐旱,较耐寒。对对土壤要求不高,以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。人工种植苗圃地选择靠近水源,交通方便地区,PH6-6.5的水田或旱地作苗圃地。每亩可摆放6-7万株,按4m的桩距植遮荫枝柱,高2m遮荫密度75-85%,四周需设围栏防护遮,苗圃即建成。
将已经锄细、施肥的苗圃地按间距50cm,墒宽1.2m,高15-20cm垄墒摊平,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后,加5-10cm厚的江沙即可。种子在40-45℃温水中浸种24小时,取出后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沙床上,以不堆积为宜。用木板压入沙中,覆盖1-2cm江沙,然后用稻草盖在表面,浇透水。播种后80天即种子出土,出土前要定期浇水,防止干旱,幼苗出土后及时揭草。
花期4-6月。聚伞花序1-3个,簇生于叶腋内,每个聚伞花序有花3-6朵,具极短的总花梗。苞片基部稍合生,二型,其中2枚阔三角形,长和宽近相等,另2枚则为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约为宽的3倍,花后增大。花冠白色,罕有浅红色,冠管在花蕾时较短,盛开时延长。花丝短,花药伸出花冠管外。花柱突出,柱头2裂。浆果近球形,长和直径近相等,顶端冠以隆起的花盘,外果皮薄,有2条纵槽和极纤细的纵条纹。种子背面隆起,腹面平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