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背天葵:别名散血子_龙虎叶_天葵秋海棠,为葫芦目、秋海棠科、秋海棠属、葫芦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和香港等地,野生于海拔700-1120m山顶疏林的悬崖石缝、林下潮湿的岩石上。模式标本采自广东。1883年命名。全草入药,有解毒、止咳、活血、消肿之效。有治疗咳血、血崩、痛经、支气管炎、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。还可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,对肿瘤有一定防效。
可炒食或与其他原料合烹。风味十分独特,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高档野菜,亦属药膳植物。富含铁、维A、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,有活血、补血等功效。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将其作为补血良药,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。
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,株高4-12cm。根状茎球状,具多数纤维状之根。叶均基生,具长柄。叶片两侧略不相等,轮廓宽卵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状急尖,基部略偏斜,心形至深心形,边缘有大小不等三角形重锯齿,上面散生短毛,下面淡绿色,下面紫色,沿脉被毛,但沿主脉的毛较长,常有不明显白色小斑点,被卷曲长毛。托叶小,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,顶端带刺芒,边撕裂状。
灌溉的原则是土壤见干见湿,雨季注意排水防涝,在开始采收后,每采收1次追肥1次。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.5kg。摘取嫩稍长15cm,先端具5-6个叶片每一次采收时,在茎基部留2-3节叶片,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,约半月后,又可进行第二次采收。从第二次采收起茎的基部只留一节,这样可控制植株的高度和株形。南方地区周年均可收获,北方地区温室生产可周年采收,8-9月为采收旺季。
紫背天葵的茎节部易生不定根,多采用扦插繁殖育苗。春季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6-8cm的顶芽,若顶芽很长,可再剪成1-2段,每段带3-5节叶片,摘去枝条基部1-2叶,插于苗床上,苗床可用土壤,或细沙加草灰,也可扦插在水槽中。枝条入土约2/3,浇透水,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(保持20℃),经常浇水,经10-15天成活,而后即可带土移植。在无霜冻的地方,周年可以繁殖,在北方应在保护地内育苗。
花期5月,果期6月。花葶无毛,花粉红色,数朵,2-3回二歧聚伞状花序。下部苞片早落,小苞片膜质,长圆形,先端钝或急尖,无毛。子房长圆形,无毛,3室,每室胎座具2裂片,具不等3翅。蒴果下垂,果梗无毛,轮廓倒卵长圆形,无毛,具有不等3翅,大的翅近舌状,方的边平,下方的边弧形,其余2翅窄,上方的边平,下方的边斜。种子极多数,小,淡褐色,光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