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共6图,展示2图,别名、科目、分布、生存环境及由来趣闻等未展示。 ←扫码关注Sbike动植物百科微信公众号,发送11获取验证码,浏览全部内容。 提交验证码 |
小型淡水肉食性鱼类,底栖穴居性,游泳力弱。为高档水产,肉多、刺少、味鲜美、营养丰富,清明前后,菜花金黄,体肥籽满,成为长三角地区餐桌上独特的佳肴。妊娠期和产妇多食有保健作用,与螺肉、河虾、竹笋、春韭共称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。
体长10-20cm,体重最大可达2-3kg。体粗壮,头大而阔,稍扁平,腹部浑圆,后部侧扁。口大,上位,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。上下颌具细齿。犁骨无齿,眼小,突出。背鳍两个,各自分离,各鳍均无硬刺。胸鳍大,圆形,尾鳍后缘稍圆,无侧线。体呈黑褐色,带有黄色光彩,腹部淡黄,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,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。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。胸鳍大,基部不呈肌柄状。腹鳍胸位,彼此分离,不形成吸盘。尾鳍圆形或稍尖。
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,以虾、小鱼为主要食物。人工大规模饲养,以池塘混养为主。因人工繁殖不成熟,苗种多采集野外。池塘要求水质清新、溶氧充足、无污染,用石砌塘基,塘底铺沙,且要平坦,排注水方便,水深1.5m左右。水温13-32℃,pH7.5-8.6,透明度30-50cm,溶解氧4毫克/升以上。定期适量换水,每15天左右用消毒剂消毒池塘,如生石灰、漂白粉、强氯精等。
1龄鱼即达性成熟,4-6月初为产卵季节,产卵场多在背风的湖湾内。雄鱼于晴朗的夜间或中午先在水深1-2m的岸边石洞、破瓦罐及蚌壳内营穴,发出“咕咕”叫声,引诱雌鱼入巢。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-7时,水温约18-25℃时进行。卵整齐排列粘附于蚌壳、瓦片或石块上。雌鱼产卵后即离去,雄鱼则守巢护卵,直至仔鱼孵出。
扫码进入本网站 | 关注公众号互动 |